top of page

「數到三」真的有效嗎?


不少家長喜歡用「數到3,你給我……不然我就……」讓孩子聽話, 這快速好用不打不罵的一句話, 短期看似非常有效,但當孩子長大後便會漸失效。

當你開始數「1─」時,孩子就會自動幫你接「2─3─4─」,令你優雅盡失, 怒火上升。


嚇威脅的一種溝通

父母效能訓練課程的創辦人Thomas Gordon 博士也將 數一、二、三 列為恐嚇威脅的一種溝通絆腳石; 與權威式教養的打罵懲罰同出一徹。

悲的是家長以為這種權威鎮壓的方式奏效, 卻不曉得孩子順從只是出於對後果的恐懼,

而不是數字, 也不是自律和尊重。恐懼迫使孩子馬上無奈妥協, 不單加添孩子的焦慮與壓力,

長遠還剥削孩子的自我負責及思考判斷的能力


「數到3」 最終只會造成惡性循環家長以為對孩子「數123」,

是在給孩子機會,如果孩子不把握,受到懲罰也順理成章。

但對孩子而言卻是有議價空間, 認為這也沒有甚麼大不了, 待你數到3後,我才認真看待吧!

迫使父母再數:「 二又三分一..二又三分二” , 陷入沒完沒了的角力。


下次遇到同樣情景, 孩子依然故我, 再待父母發落才暫時改變, 繼續沒完沒了; 

因為孩子並不清楚自己哪裏做錯了,和為什麼要那樣做,

但父母又會氣忿地怪罪孩子自私不為他人設想。

數到三只會加強孩子忽視父母和周遭人事, 難以養成自律習慣


那麼不「數到3」, 家長可以如何做?

  1. 當孩子是大人, 家長先請求孩子幫忙

家長要出「1,2, 3」這一招通常是孩子的行為正防礙著家長滿足某些需要。

如孩子在遊樂場玩得興高采烈, 快到吃飯時間, 家長可以先走去拉著孩子到一邊: 「寶寶, 媽媽有個難題需要你幫忙, 你過來聽我講。」



孩子天生都喜歡幫助媽媽, 這樣也有助孩子暫時為情緒降溫, 專心停下聽媽媽。


假如另一半和朋友在家裡看球賽看得興起, 您也不會說:「老公, 已經3am, 我數三聲, 如果....」

您定會輕輕走去老公身邊跟他說:「老公,我有些事情想跟你說。」

孩子也是大人, 先如對待大人般尊重孩子吧!


2. 用「我訊息」向孩子清楚說出你的需要

 在以往的文章已詳述過「我訊息」的四部曲,現在不贅,如根據上述例子,

媽媽可以說:「寶寶,你在遊樂場已經玩了兩個小時,現在已經快七時了,媽媽很焦急,因為我擔心現在不走的話會趕不及回家煮飯,你是否願意溜多一次滑梯就走?」

緊記語氣是表裏一致,溫和平靜清晰。



3. 遇上反抗,積極聆聽孩子,引導孩子一起解決問題

世界不是那麼完美,孩子聽了我們不帶責備的「我訊息」後,

有時也會繼續堅持,說「不,我不想走。」



此刻,家長就要積極聆聽孩子「不要」背後的感受和需要,

回應:「媽媽要你現在走,你覺得好為難..」(連結孩子,給他空間)

孩子:「是!我識了個新朋友…」

媽媽:「你很想留多一會認識多一點這個朋友對嗎?天色越來越黑,媽媽真的擔心趕不上準備晚餐…」(聆聽再發我訊息)

「你可以跟我一起想想如何解決嗎?」


4.引導孩子雙贏解決問題

以上步驟是媽媽先梳理自己的需要和感受,再聆聽孩子「不」背後的感受和需要,

然後引導孩子一起解決以雙贏方式解決問題。

孩子年紀大一點,可以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,如果孩子年紀還少,

媽媽可以提供方案給他選擇,

如:「你想選擇和他溜多三次滑梯?還是我問他媽媽約他們明天再來一起玩?」 


5. 早作預防準備,給予適當提示

以上的步驟,是遇到不可接納行為時的即時建議步驟。

不過家長也可以早作準備,出門前先跟孩子說好規則,並適切地作溫馨提示。

孩子在接受到被尊重、坦誠溝通和有參與解決的對待後,自然會成為一位富責任感和為他人設想的人。
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