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開學:如何化解分離焦慮?

Updated: Aug 14




又快開學了, 孩子可能要開始上N班, 或是轉校、升班, 面對新的轉變。

向暑假道別,和父母分離出現負面情緒是人之常情,正如大人返新工也會緊張, 何況是兩、三歲的幼兒?孩子出現焦慮主要是面對新的陌生環境、擔心父母就此一去不回, 害怕與陌生的老師同學相處等。


我們的要務是協助自己和孩子調適。


父母先覺察 「自己會否比孩子更焦慮」?

有些父母捨不得與幼兒分開的焦慮比孩子更甚。如果你發現自己很難忍受跟孩子道別,

建議找親友或另一半接送, 或者找其他方式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, 因為父母的焦慮情緒 也會無形中傳給孩子的。


預早帶孩子熟習環境

上學前, 可以先帶孩子走一次上學的路, 參觀一次幼稚園, 熟悉老師的面孔, 告訴他們遊玩、 上洗手間的地方等, 減輕焦慮。


和孩子玩 「上學」的角色扮演上學適應期可以和孩子以遊戲方式, 一家人互相扮演老師、學生、校長或同學等角色, 讓孩 子熟習上學的情景;如吃茶點、同學搶玩具或想上洗手間等。


預備窩心小物 安撫孩子

 要化解孩子適應陌生環境的焦慮,可讓孩子。 從家裡帶一些熟悉的物件如:小毛巾、公仔、和媽媽一起織的手繩、有父母相片的鑰匙扣或海灘一起拾來的小石頭等。當孩子難捨難離時,就告訴他們見到小物就如見到媽媽一樣!



了解 「不哭」不代表幼兒成功適應分離

父母 要了解分離的成功並非用 「哭」或 「不哭」來做指標。哭泣只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 式而已, 要留意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、生理反應和各種情緒狀態有否異樣。


有些孩子分開時哭一下表示不捨,之後都喜歡上學並逐步適應;有些雖 全程沒哭,卻有 諸如食慾不振或在學校敝尿等生理反應, 則可能是把過大的壓力壓抑下去。父母在適應 期要多加注意。


預留時間及耐心傾聽 -- 「我不要上學」的 暴 發情緒

    在初上學的適應期, 父母要有心理準備孩子出門前或在校門口, 會突現出現 「我不想上

學」的抗拒或磨蹭情緒。父母應預留多一點時間出門, 並應用積極聆聽的技巧去回應、

接 納及解讀孩子不願上學背後的情緒, 切勿不要馬上指責或饒以大義說教如 「你怎能不

上 學!」或「學校好好玩, 快點上學去!」 「你要乖乖上學, 媽媽放學買xxx給你!」

這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被了解,更加壓抑孩子的情緒。


我們可以耐心地解讀孩子當下的情緒,如


孩子:「我不要上學!」

媽媽:「您是否很難過, 上學要和媽媽分開?」(解讀感受)

孩子:「我要媽媽!」

媽媽:「你好想好想和我一起……」(繼續傾聽)

孩子:「是的……」(嗚嗚。。。)

媽媽輕擁孩子:「上學時你會想念我,媽媽也會想念你! 」

「嗚……」


媽媽沈默…待孩子情緒稍平復:「你進去和小朋友玩和吃茶點後, 媽媽就會來接你!現在還有時間,我們再拖手行一圈, 你想念媽媽時,就看看書包上有媽媽照片的鎖匙扣。」


「老師會照顧你,媽媽放學會來接你,拜拜啦!」


頭也不回、溫柔淡定地說 「再見」

到了關鍵說再見的時刻, 父母要溫柔而淡定地說:「到學校了,媽媽回家預備午餐, 放學來接您,  拜拜!」千萬不要偷偷溜走, 或撤謊安撫, 這樣只會增添孩子的焦慮和不安。

  

就算聽到孩子哭叫,也千萬不要再回頭


父母情緒穩定地清楚說再見, 孩子雖仍會不捨, 但當下課時真的見到父母出現, 就會日復一日地體驗到離別與重逢, 慢慢就可快樂地跟父母道別了。


父母真正成功的愛, 就是讓孩子儘早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, 孩子初次上學是讓 父母學習放手, 讓孩子學習面對新挑戰的時機。願大家用心傾聽,陪伴孩子跨越分離的焦慮。


26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